
自公元288年以来,我国各省都会记载境内发生的地震次数和灾害程度,如今有了地震观测仪器之后,各省的地震数据记录更为详细。整体来看,中国地震主要集中在西北、青藏和西南等地区,相对来说南方大部分省份都没有地震带分布,虽有零星地震发生,但破坏性地震很少,规模普遍不大。那么我国最不容易地震的五大省份又分别位于哪里呢?
1、浙江
浙江省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6级以上大地震。近代以来,根据历史记载和观测网记录数据,只有浙江省和湖南省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。浙江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交界地带,这两个板块的对冲性并不强,相对而言这里更容易受到亚欧板块、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作用的综合影响。但由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距离浙江省比较远,很难使得这里的板块积蓄能量产生大级别地震,通常也就是和台湾的地震活动有一点联动作用,但很少会发生大地震。
2、湖南
湖南省位于华南大陆中部,虽然地质构造复杂,但位于板块中心部分,活动性较小。根据历史记载和观测网记录数据,近代以来,只有湖南省和浙江省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。然而,历史上湖南的14个市州都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,其中1631年发生在常德的近7级地震是华南内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地震之一。但是,近代以来湖南省确实没有发生过级数较高的地震,大多数地震都在3级以下,只有22次4级以上的地震记录。
3、江西
近代以来江西只发生过3次5级以上的地震。由于江西省不处于板块交界处,所以地壳相对较为稳定,地震活动水平相对比较偏低。江西省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806年会昌6.0级大地震。历史上,在江西境内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,但从总体来看,江西省地震顶多是中等强度的地震,也就是中强震。江西省自然灾害表现主要多为洪涝灾害、台风灾害为主的气象灾害,地震发生频率较低。
4、贵州
贵州位于7亿多年前形成的"扬子断块",该板块具有稳定的双层结构,使得板块比较稳定。尽管贵州境内地壳存在一些断裂构造,并且在省边缘地区有几个个5级左右的小地震带,但历史上只发生过很少的中等强度的地震。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,这些小规模地震很少造成大规模的破坏,因此从近代以来,贵州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。
5、广西
近代以来广西只发生过5次5级以上的地震。广西位于欧亚板块内部,其最近的板块边界属于消减型,距离超过1000公里。因此,广西不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构造条件。自公元288年有地震记载以来,广西有较详细的地震记录,其中陆地部分记录到3次6级以上地震,最大的一次是1936年4月1日发生在广西灵山县的6.8级地震,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广西不存在发生7.0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。
